本帖最后由 燕峰 于 2016-4-23 11:29 编辑
明、清两代,有不少人认为泰山无字碑是秦始皇所立,立碑之意在于焚书。他们在赋诗吟咏时表述了上述看法,如明代王在晋称:“东海长流石未枯,山灵爱宝隐元符;纵教烈焰焚经史,致使秦碑字也无。”清代乾隆皇帝更断言:“本意欲焚书,立碑故无字;虽云以身先,大是不经事。”
有的学者则认为,现存无字碑在山门以南八米的平台上即秦始皇封禅坛北边的石阙,用以象征通往天宫的北大门。
从我拍摄的角度看,无字碑更像一把宝剑,是不是当时立阙也有用武力实现国泰民安之意?这纯属个人臆断,没有客观证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