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45|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载《少按快门多读书》

[复制链接]
累计在线
202520分钟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7 21:27:0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热河土人 于 2016-1-28 08:57 编辑

            少按快门多读书

                  
型号 :    产商 :    软件 : iSee   
光圈 : F0   快门 : 1/0 秒   感光度 : -    焦距 : 0 mm   对焦距离 : -    
拍摄时间 :    GPS信息 : -    

解海龙拍摄的著名摄影作品《“大眼睛”女孩》


   少按快门多读书

【转】
    据统计,全国居民已经拥有3400万台相机。在这3400万的庞大摄影队伍中,能真正称之为“摄影家”的却是凤毛麟角。不少摄影人虽然有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或省市摄影家协会会员的头衔,其实多为图有虚名,也不过是比别人多会按'几下快门而已。

    去年,著名摄影家梅生在石家庄举办的一次影友交流会上说过这样一句话:“少按快门多读书”,一语点中目前大部分摄影人的“软肋”,即唯“影”独尊,不及其余。许多摄影人热衷于器材的不断更新换代,单纯停留在技术层面,忽视综合知识的学习积累,不重视个人情操修养,甚至连摄影方面的书也很少涉猎,更不理会其他艺术成果的吸收,从而使不少摄影人走进了“死胡同”,难成气候。经常遇到一些影友,拍片非常勤奋,摄影技术也比较娴熟,但其作品总是缺少内涵,难以看到思想、情感和社会的元素。也有许多摄影人既不读书也不看报,连一般性的文章都不会写,基本属于“没文化”,但却傲气十足。

    任何艺术门类的创作都有其自身的规律,摄影亦然。其实陆游的“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不只限于诗词等文学作品,它概括了一种普遍的艺术规律,那就是广闻博采、兼收并蓄。摄影的“诗外功夫”,与文学有异曲同工之妙。艺无止境,摄影更是一门极讲究创新的艺术。学习摄影,提升水平应注意几下几点:


    炫耀不可取。以器材比高低、论水平在摄影圈子很盛行。前些日子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有个穿摄影背心、持佳能5D兔的摄影人在景区为家人拍纪念照,占据景点长达半个小时,旁边几个拿小DC的游客劝其节省时间,此公扭头说:“拿着个破相机,拍什么片?”拍摄中经常还能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摄影人不论在什么场合,都喜欢使用长焦镜头,内行一看就知道,此人不是为了拍片,而是为了“炫耀”。摄影器材固然重要,但不是能拍出好片的决定因素,过于热衷于器材,显然是舍本求末。


    自恋不可有。拍摄中经常能看到一些摄影人,只要按下快门,马上就会拉过被拍摄者或身边的影友欣赏自己的“杰作”,夸耀之中,沾沾自喜。在各大摄影论坛,不少摄影人发在网上的摄影作品,只愿意让影友跟帖嘁好,甚至主动要求版主加精或固顶,看不得不同意见,听不得不同声音。如果有影友对其作品提出一些批评意见,要么表示强烈不满,要么立马扭头走人,不再发片。此种固步自封的自恋者并非少数,导致不少摄影论坛难以开展正常的探讨交流,互相吹捧之风甚行。其实这种不良现象折射出的是个人修养问题,更反映出当前对摄影艺术浅尝辄止的浮躁心态。
    虚怀若谷是一种做人的境界,摄影人更应该重视修身养性,克服狂妄和浅薄,善于从批评之中找差距,学人之长补己之短。

   为文不可缺。在大部分摄影论坛,都缺少摄影体会文章的交流栏目,即使有专门的栏目,也很少有摄影人发帖跟帖,大家热衷的都是图片的欣赏。其实任一个优秀的摄影家,都能写一手锦绣文章,而且通古论今,知识渊博。摄影只有根植在文学、历史、地理等基础知识的土壤上,与绘画、书法、雕塑、音乐等各种艺术相互融通,立足生活,才能在创新中不断实现新的超越。做为摄影人,不求成为作家,但必须成为一个文学爱好者,最起码能写几篇摄影方面的体会文章;不求无所不通,但必须成为一个“杂家”。如果只是痴迷于摄影,所有的业余时间都投入到看似勤奋的拍片与发片中,除了制造一堆又一堆很漂亮“绣花枕头,虽然偶尔也能获个什么奖、入个什么展,但永远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摄影家;


    情感不可无。“唯美”在时下摄影界渐成主流,尤其大量的风光、人像摄影,无不利用光影和构图的技巧,甚至后期电脑制作追求视觉的冲击。然而这类作品由于缺少情感的元素,更多表现为苍白的美丽。凡是优秀的摄影家,必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而且有其独特、深邃的思想理念。正是因为在拍摄中融入了个人思想和情感的元素,借物抒情、借景抒情、借人抒情,才使其作品能传达出一种信息,更多地引起共鸣。如解海龙拍摄的著名摄影作品《“大眼睛”女孩》,其作品之所以有强烈的震憾力,关键就在于解海龙对农村教育的现状饱含着悲哀与同情,进而转化为一种社会责任感,从而使一幅摄影作品改变了很多农村贫困学生的命运。

   

“少按快门多读书”一语道破中国摄影的症结。
    中国的摄影状况,尽管已经具有众多的身背相机的摄影人(包括摄影家和爱好者),但真正读书的人是少之又少。此现象不仅存在于无头衔的广大摄影爱好者,更值得注意的是也严重地存在于那些有头衔的摄影家、摄影机构的管理者,甚至对摄影界颇有影响的摄影大师和摄影机构的领导者。他们对中外的摄影历史知之甚少,有的还缺乏基本的美学知识。这是更为严重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和氛围下,中国的摄影能不落后吗?



作者  李伟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在线
120630分钟
沙发
发表于 2016-1-28 07:25: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热河土人 于 2016-1-28 08:58 编辑

       非常好的讲话。对承德摄影人,极有指导意义!

    其中一针见血的问题虽然尖锐,却是至理真言,需要我们深思。


   
梅生先生曾经在承德为影友们讲过课,他的学识和摄影水平赢得影友们一致高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在线
120630分钟
板凳
发表于 2016-1-28 09:48: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热河土人 于 2016-1-28 09:55 编辑

人物介绍

            李伟光

           
型号 : Canon EOS 5D Mark II   产商 : Canon   软件 : Adobe Photoshop CS4 Windows   
光圈 : F1.4   快门 : 1/40 秒   感光度 : 200   焦距 : 50 mm   对焦距离 : -    
拍摄时间 : 2012:08:25 16:00:02   GPS信息 : -    


李伟光   1959年生于广东﹒梅州. 中国摄影艺术家联谊会副主席、香港摄影报副社长,山西省企业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大学客座教授、国家一级摄影师。2002年获中国优秀摄影师称号,中国优秀摄影师“十杰”提名奖;2007年作品(女人与车轮)荣获第22届中国摄影艺术展艺术类金奖,实现了山西“国展”历史上金牌零的突破,2007年作品(乔家大院里的女人)荣获第16届"奥赛"中国组冠军,并受邀赴奥地利担任2008年"奥赛"评委。2009年作品(九百九十九朵玫瑰)荣获第18届"奥赛"红色专题金奖。2009年获太原市摄影艺术大师称号。2010年作品(晋商魂)荣获第19届"奥赛"国际影艺联盟金奖。2011年作品(晋商大院里的女人与大漠)荣获第20届"奥赛中国组金奖。2012年荣获太原市政府优秀艺术家称号。2013年作品(晚宴)荣获第22届"奥赛"中国组金奖。2013年(幻影)获第三届台中国际影展EIAP勋带
擅长画意、民俗、人像摄影,从事摄影30多年来,发表作品近千幅,作品多次荣获国内国际摄影比赛金奖。山西卫视、贵州卫视及省市媒体多次专题报道。


梅生,世界遗产影像学专家,摄影评论家,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学者型摄影家,国际摄影艺术展览评委和全国摄影艺术展览评委,从事摄影记者、美术编辑、学术专栏主持二十余年,兼作艺术评论、音乐策划人、艺术院校客座教授。摄影足迹遍及中国所有省份及世界二十余个国家,曾在联合国、法国、日本、新加坡及中国十余个城市举办个人摄影展览;
曾在国内外高等院校、学术团体及电视台等媒体举办百余场摄影学术讲座;精于思考,勤于创作,对中国摄影在文化深度层面上进行了有益的拓展,是中国摄影界具有代表性的摄影家。以中国摄影家身份参与了国际国内二十余项重大摄影比赛与摄影展览的作品评选工作。

     梅生

         
无EXIF信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在线
120630分钟
地板
发表于 2016-1-28 09:48: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热河土人 于 2016-1-28 09:51 编辑

李伟光作品欣赏
            
无EXIF信息


         
无EXIF信息


        
无EXIF信息


   
无EXIF信息


   
无EXIF信息




36678608_5.jpg (129.19 KB, 下载次数: 9)

无EXIF信息
36678608_5.jpg
无EXIF信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在线
120630分钟
5
发表于 2016-1-28 09:49:29 | 只看该作者
梅生讲话摘录

梅  生:大概是1994年至1997年,这个时间段,我在摄影方面遇到很大的苦恼,拍来拍去都在重复。那段时间,我感觉自己的摄影失去方向,我开始反思以前的摄影——太注重“唯我”,虽然拍了一些小专题,如“残荷”之类,影响虽大,却没有一个能够说服自己的宏大主题。再看看周围,可供学习借鉴的也不多。我就决定暂时把摄影放下,一是不再参与中国摄影界的活动;二是不再关注中国的摄影媒体,不是抵制,而是类似于佛教中“闭关”自省的修行方式。人总在一个圈子里,会不由自主地受到一些惯性影响,存在决定意识,这是躲都躲不开的;这段时间我很少再拍照片,但我看照片,看亚当斯、萨尔加多,荒木经惟等世所公认的国外摄影大师的作品。而且是从国外买原版画册看,因为中国编辑出版的外国摄影家画册,多少都带有中国人的思维痕迹,看原版,是一种原生态的体验。另外,利用出国机会,我还会到某些摄影家拍摄照片的地方去实地感受一下,虽然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可能原来那张照片场面也已经不在,但当你身处那样一个环境当中,仍然会有很多与照片不同的感受。对于摄影家有了更多更深的认识,这样的学习,会让我不再满足照片如何拍摄,而是理解摄影家如何思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除此之外,我还系统地接触了音乐。摄影是一个太客观的事儿,这个形象不存在你就拍不下来,触景生情,是客观物象引发了创作冲动。而音乐具有主观创造性,无中生有,从抽象到俱想,与摄影是一种逆向的思维方式。任何一个人对于一部音乐作品,都会有自己的感受,由喜怒哀乐而生发出情节色彩,这是很明显的音乐的作用。

       从1994年到1997年,结合之前的摄影经历,我开始认真研究世界遗产这个大概念,突然有一种如获至宝的感觉。以前我也拍过很多题材,都是世界遗产,比如说故宫,秦始皇陵兵马俑,泰山黄山等等,当时中国的30多项世界遗产大部分我都拍过了,但当时只是一种客观审美的拍摄,零敲碎打,并没有当作重要专题来拍摄,也没有深刻的主观认识。所以很多东西,比如它们之所以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学理根据和深刻内涵,典型性和代表性,我没有理解,所以也无从表达。仅从建筑的形式构成展现故宫的辉煌;从气象变化表现长城因春夏秋冬、阴晴雨雪而呈现的视觉之美,忽略了长城的军事功能、经济作用、文化内涵,因此拍摄的照片仅仅是赏心悦目而以,无法发人深思。于是我把以前拍过的世界遗产和中国预备向联合国申报的世界遗产,进行分类整理,研究其学理基础,从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分类方法中认识到人和自然的关系,开始系统地、有计划地拍摄世界文化遗产这个大专题,进而探索建立“世界遗产影像学”的可能,以学者的思维对影像做出新的解释。

       建立一个概念,完成一个体系,寻找一种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在线
202520分钟
6
 楼主| 发表于 2016-1-28 18:06:36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感谢总版主的推荐,和详尽的补充,认真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在线
14620分钟
7
发表于 2016-1-28 19:22:56 | 只看该作者
认真学习,深刻体会,付诸行动,感谢版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在线
51770分钟
8
发表于 2016-1-28 21:03:17 | 只看该作者
一堂生动、感人的摄影课、句句真情实理、深思学习、谢二位版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在线
120390分钟
9
发表于 2016-1-28 21:14:30 | 只看该作者
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很好的总结一下自己,感谢侠客行版主和总版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在线
65560分钟
10
发表于 2016-1-28 22:22:35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文章,杨老师补充的也很好,谢谢两位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关于承德摄影家网 网站章程 版主职责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 论坛版规

Archiver|小黑屋|

承德摄影家网 - 承德热河摄影家协会 ( 冀ICP备13006155号-2 )冀公网安备 13080202000445号  

GMT+8, 2024-6-7 09:12 , Processed in 0.054351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Design by 承德红璐科技

© 2014-2015 承德摄影家网. 站务联系:0314-5929858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