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954|回复: 3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日的祝福

[复制链接]
累计在线
120870分钟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2-6 13:48:0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热河土人 于 2014-7-1 16:28 编辑

                            人 日 的 祝 福

         
无EXIF信息



         古人相信天人感应,以岁后第七日为人日。
         汉方朔占书》载,正月一日为,二日为,三日为,四日为,五日为,六日为,七日为,八日为,以后,人日逐渐从单一的占卜活动,发展成为包括庆祝祭祀等活动内容的节日。到了唐代民间仍相当重视人日节
    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后开始重视。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此外还有登高赋诗的习俗。唐代之后,更重视这个节日。每至人日,皇帝赐群臣彩缕人胜,又登高大宴群臣。如果正月初七天气晴朗,则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顺利。

   日节也是仕女出游与文人墨客登高赋诗的日子。
    高适的《人日寄杜二拾遗》诗: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柳条弄色不忍看,梅花满枝空断肠。身在南蕃无所遇,心怀百忧复千虑。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这首诗证明唐代人日节,已不仅仅专用作祈祥祝安,又衍添了一层思亲念友的气氛。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人日》:“初七日谓之人日。是日天气清明者则人生繁衍。
       
      杜甫草堂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他曾与友人高适等于“人日”--正月初七在此作诗,互表思念之情。自清朝后期开始,每逢正月初七成都市民会一大早就出家门,或携妻将子,或呼朋引伴,扶老携幼,相偕至草堂凭吊“诗圣”杜甫,并逐渐成为当地春节期间一个特有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
     清代四川学政何绍基为草堂撰有一联:“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就是记人日游草堂的习俗。   
  
       广东地区人日习俗郊游赏花登高饮酒,人日这天是全家人相聚的重要日子,同样讲究“人齐和吉利”,在老广州心中,这个节日的重要性不亚于除夕、开年。按照古老习俗,这天早饭要吃七种菜(芹菜、芥菜、菠菜、青葱、大蒜等)制成的“七宝羹”和“董天饼”(在露天中煎成)等。人们用五彩丝织品剪成人形,或用金箔刻成人形,挂在屏风或帐子上。

              


     人日称体重,也是一些地方的习俗。人日时,男女老少都要用镑称称量体重,人的生日嘛,自然要关心一下人的身体情况。



               祈求健康是人日的核心。


      我也把对生命的祈福,对健康的祝愿送给我的亲人,送给我的朋友,送给所有的好人!

      在我的相册中保存有几位八十余岁,或者接近八十的承德科技文化艺术名人的照片,发布在这里。

         
无EXIF信息
   著名学者、书画家、史学家关阔先生 89岁

               
    书法家、画家 篆刻家、作家 石奕先生 82岁


           
无EXIF信息
  著名记者、摄影家 季增先生 78岁

         
无EXIF信息
       承德著名医学专家于芳兰女士 83岁
  
           
承德活地图,历史民俗专家尹忠 84岁

     
               
  书画家、篆刻家 吴广新先生 81岁


         
    翻译家、作家于广达先生 81岁
     
         
   著名作家、书法家 郭秋良先生


         
无EXIF信息
  著名摄影家、记者 季增先生 76岁
         

           
    地理学者,上世纪七十年代摄影家 董焕章先生 85岁

         
无EXIF信息
  著名历史学家 语言学家 书法家承德民族师院老教授齐敬之先生


   
无EXIF信息
承德市老作家协会主席刘兰松先生


   衷心祝福他们健康长寿,健康长寿!




   

135202ip5mvm517przz1nn.jpg (33.35 KB, 下载次数: 81)

无EXIF信息
135202ip5mvm517przz1nn.jpg
无EXIF信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在线
120870分钟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2-6 14:04: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热河土人 于 2014-7-1 16:30 编辑

   衷心祝福他们健康长寿,健康长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在线
202520分钟
板凳
发表于 2014-2-6 14:15:38 | 只看该作者
衷心祝福他们健康长寿,健康长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在线
67070分钟
地板
发表于 2014-2-6 22:03:05 | 只看该作者
衷心祝福他们健康长寿,健康长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在线
12870分钟
5
发表于 2014-2-6 22:59:00 | 只看该作者
欣赏大师人像佳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在线
3880分钟
6
发表于 2014-2-6 23:13:28 | 只看该作者
向老专家、老学者、老艺术家学习、致敬!祝他们健康长寿。杨老师拍摄的这些影像,是珍贵的承德人文资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在线
30880分钟
7
发表于 2014-2-7 09:37:20 | 只看该作者
祝老前辈们长寿。
杨老师年已古稀,任热心于摄影事业、令人钦佩。前些天本人的习作得到老师的指点鼓励,因本人需请人打字上网、未及时回复致谢请原谅。望今后多多指教、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在线
134470分钟
8
发表于 2014-2-7 10:47:54 | 只看该作者
欣赏老师人像佳作,祝您幸福安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在线
3020分钟
9
发表于 2014-2-7 12:38:53 | 只看该作者
欣赏大师们的照片,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在线
35860分钟
10
发表于 2014-2-8 18:30:13 | 只看该作者
衷心祝福他们健康长寿,健康长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关于承德摄影家网 网站章程 版主职责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 论坛版规

Archiver|小黑屋|

承德摄影家网 - 承德热河摄影家协会 ( 冀ICP备13006155号-2 )冀公网安备 13080202000445号  

GMT+8, 2025-5-11 16:50 , Processed in 0.052680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Design by 承德红璐科技

© 2014-2015 承德摄影家网. 站务联系:0314-5929858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