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52|回复: 0

上世纪五十年代《人民画报》刊登的人和事

[复制链接]
累计在线
47630分钟

发表于 2018-6-16 19:26: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50年,民兵英雄黄小旦。民兵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都有过光荣的战斗历史,黄小旦就是这一时期涌现出的民兵英雄。1950年第6期《人民画报》刊登了一篇回顾民兵光荣历史的文章,使这位在山西潞城家喻户晓民兵英雄成为当期封面人物。抗日战争时期,黄小旦参加大小战斗100余次,个人先后击毙日军30多人,活捉伪军、汉奸50多人。(组图来源:人民画报中国专题图库)
微信图片_20180616192614.jpg

1951年,检查身体的孩子。新中国对儿童保育和儿童教育高度重视,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除规定了包含儿童教育在内的文化教育政策外,还在第48条中特别规定:“注意保护母亲、婴儿和儿童的健康”;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婚姻法、工会法也都以保护儿童利益作为立法原则之一。1951年第6期《人民画报》封面“北海实验托儿所医生为孩子检查身体”,就是新中国建设初期儿童保育和儿童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一个小小的缩影。
微信图片_20180616192704.jpg

1954年,给毛主席献花的少先队员王光茹。1954年五一劳动节活动之后,毛泽东提出“不要只给我一个人献花嘛”,于是王光如(左)和刘春延(右)成为在天安门上给毛泽东献花的最后一对少先队员。这段经历从某种程度上改变了王光如的命运,在献花之后,她被导演苏里选中出演电影《祖国的花朵》和《皮包》。不过王光如没有走向演员明星的道路,而是最终考进北京航空学院,毕业后她被分配到石家庄飞机制造厂。
微信图片_20180616192708.jpg

1956年,拉祜族姑娘萧淑和佧佤族姑娘高朝珍。“在祖国西南边疆的盘龙江畔,黄昏时常常可以看到红旗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社员们穿着不同民族的服装在草地上散步,或者听到他们用芦笙和弦子吹奏优美的歌曲。他们一向喜欢音乐,但在他们的曲调中,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地充满希望和欢乐。”这是当年人民画报记者采访后写下的一段文字,是对50年代中期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发展、民族团结、人民安居乐业的形象描绘。
微信图片_20180616192711.jpg

1959年,海南兴隆华侨农场胡椒园里的工人芦玉锦。海南兴隆华侨农场是新中国建立之初,政府为安置从海外归来的华侨、侨眷,专门设立的企业。农场的发展得到中央三代领导集体的特别关怀,经过五十多年的艰苦建设,成为一个初具规模的农、工、商、旅游综合发展的华侨企业,成为全国华侨农场的一面旗帜。
微信图片_2018061619271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关于承德摄影家网 网站章程 版主职责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 论坛版规

Archiver|小黑屋|

承德摄影家网 - 承德热河摄影家协会 ( 冀ICP备13006155号-2 )冀公网安备 13080202000445号  

GMT+8, 2024-3-29 16:43 , Processed in 0.048003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Design by 承德红璐科技

© 2014-2015 承德摄影家网. 站务联系:0314-5929858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