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第十一届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奖者及作品——纪录类(二)
日期:2017-02-10   来源:第十一届中国摄影金像奖官网   浏览量:
         






  

李靖
  
   1955年出生,从事军事摄影43年。曾获长江韬奋奖、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曾被评为全军优秀党务工作者,3次获得中国新闻奖。

感言
   能获得中国摄影金像奖,不是我自己有多出色,而是千千万万的子弟兵太可爱!因为他们,我拿起了相机,他们是激励我不断前行的力量,能够记录下他们的影像是我此生认为最有意义的事。此时此刻我想对战友们说,能与你们为伴,真好!

评语
   43年摄影生涯,27年职业摄影记者经历,他矢志奋斗在军事摄影工作的第一线,不怕牺牲,不避风险,是1988年祖国南沙“3.14”海战后(对越)首批担任战备值班的记者;在1998年抗洪,2008年汶川抗震等重大突发灾害报道中,他都是从北京首批抵达灾区的记者之一。他善于在灾难现场抓拍经典瞬间。他常年把镜头对准基层官兵,对准西藏,南沙等条件艰苦的边海防。他曾四进墨脱,四下南海南沙。辛勤耕耘,成绩卓著。(乔天富)
 







钱捍

  1953年出生,高级记者、《大众日报》摄影部原主任,山东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先后获得两届“全国十佳新闻摄影记者”称号、首届“中国十大青年摄影家”称号,两次获得中国新闻摄影记者金眼奖,出版多部摄影画册。
 
感言
  中国摄影金像奖的获得,对于我这个从事摄影记者30多年又从专业摄影岗位上退下来的“老兵”,是工作的肯定,又是新的起点。我将借此东风,不孚众望,让我的镜头,继续与我前行!
 
评语
  “金像奖”评选时,63岁的他正跋涉在新疆天山脚下采访、创作,可见其执着精神;2013年,已60岁的他出版了《365天——2012钱捍摄影日记》,可见其创新意识;1993年他40岁时开始拍摄《中国四胞胎》专题,而且持续跟踪拍摄21年,记录了四胞胎成长过程,可见其专业素养。期间,他还为四胞胎争取抚养费、房子;为他们的母亲争取带薪产假和医疗优惠;策划为四胞胎献爱心的捐款活动……《中国四胞胎》专题除其新闻价值和影像价值外,还可从中看到一位党的新闻工作者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陈志勇)
 
1990年,英雄的妻子和儿子

2015年,哈萨克牧民转场

中国四胞胎系列



杨麾

  1950年出生,南充市摄影家协会主席。作品多次获奖,曾获“四川省青年摄影十杰”、“2009——2010年四川摄影十杰”等称号。
 
感言
  在过去的40多年里,我用镜头向川北老乡倾注自己的激情,在影像中倾吐他们的心声。尊重生活,体察平凡,充分发挥摄影的记录功能,是我在摄影路上一直坚持的追求。今后,我将继续立足本土,扎根人民,更加勤奋努力,永远跟随时代的步伐,记录、记录、记录。
 
评语
  老老实实,安安静静拍自己家乡的他,从拿起相机的那一天起,便像一根针一样扎进脚下的土地,30多年不变。这些饱含深情的作品对自己家乡来说是不可替代的影像,对中国乡土影像来说也有着重要研究意义。他拍摄过的很多场景很多已不复存在,他的这些照片自有其特别意义。更加可贵的品质,是他的镜头里潜藏着对小人物的悲悯情怀,让我们看到一个乡士摄影师的真诚和善意,以及对家乡人的真爱。广阔的中国大地上,需要更多这样一直坚守本士的摄影家。 (傅拥军)
 
分享到:
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