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49|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总版主评析—2015—87 ———综合述评.(1)

[复制链接]
累计在线
120630分钟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5 05:48:2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热河土人 于 2015-12-28 05:29 编辑

   年终了,想说的话多,文字比较长,请耐心读。   
总版主评析——2015——87

                                 真实 的生活最动人
                          ——综合述评(1)


         2015年又即将过去了。这一年承德摄影家网上的作品激增,优秀的作品层出不穷,令人欣喜!向各位影友、网友致贺!
    在辞旧迎新之际,还想诚心对不断进取的虚心的初学者说一些希望,还是老话:拍什么,怎么拍?

    圣诞节到了,做为应景的礼物送给摄影人,先拿西方的艺术家说事吧。

     先讲一段故事:
      在西方美术史上,有一位“泥土上的英雄”,他就是法国的现实主义画家让·弗朗索瓦·米勒 Jean-Francois Millet 〔1814-1875年〕,是法国近代绘画史上最受人民爱戴的画家。他那纯朴亲切的艺术语言,尤其被广大法国农民所喜爱。他出身于农民世家,幼年时便显露出绘画的天才,受到老师的鼓励而立志学习绘画。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241.tmp.png
    米勒以“我出自农夫,也将为农夫死”的心愿描绘着他所熟悉的世界。在他眼里,大自然有着“无穷无尽的壮观景象”。他曾经因为他的“乡下佬模样”和质朴的画风被冠以“森林中的野人”的绰号。他试图把人们引入土地的深处,在开阔而又静穆的景观中去感受大地的沉重和充实,体会土地与农民相孕相生的命运。

《晚钟》布画,收藏于巴黎卢浮宫
         
无EXIF信息

       1858~1859年间创作,另一个题目是《晚祷》,常常引起混乱。这两个名字,一个虚,一个实,无论哪个名字,都不能够高度概括绘画的内容,但既然大家约定俗成,那就两个都叫吧!这幅画深刻地反映了一种复杂的农民精神生活:画面上,夕阳西下,一天辛勤的田野劳作结束了。一对农民夫妇刚听到远方的教堂钟响,便自然而然地、习惯地俯首摘帽祷告。
       画家着重于描绘这两个形象对命运的虔诚。在充满黄昏雾气的大地上,立着两个农产品的创造者,他们感谢上帝赐予他们一天劳动的恩惠,并祈求保佑。这个恩惠就是农妇身旁小车上的两小袋马铃薯!这样的恩惠竟是他们一天劳动的报酬?形象在画上是显得那样孤立无援,他们体现了农民那种逆来顺受,随遇而安的性格。简陋的生产工具,左侧一把挖马铃薯的铁杈,两人中间一只盛物的破篮子,除此以外,只有他们身上那件褴褛的袄衫。日落给大地蒙上一层萧瑟的氛围,画家在这里倾注全部心血去刻画这种萧瑟氛围,让它来笼罩这对可亲可怜的劳动夫妇的形象。 他着重描绘了农夫妇的虔诚和质朴,寄托了他对农民生活境遇的无限同情。
      色调上,暮色沉沉,农夫脱帽少妇合掌祈祷,黄褐色调庄严温暖,地平线与人物恰组成两个端肃的十字,可用上温克尔曼用来评述古希腊雕塑的名句,“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这样的情怀后来我们只能在凡.高的《食土豆者》和大大小小关于农鞋的描绘中遥遥感应了,他们同是伟大的农民画家,在日常劳动与俭朴生活中感受诗意。
     这幅画,我曾经在老年大学的课堂上给学员讲过,当时是侧重于对题目含义的挖掘。



另一幅《拾穗者》也是其最重要的代表作。

         
无EXIF信息

     《拾穗者》中的三个妇女正在收割后的田地里拾麦穗,用来补充家里的食物。她们的身后是堆得像小山似的麦垛,不过好像这和她们毫不相干。三个农妇穿着粗布衣裙和沉重的旧鞋子在低头拾穗,在她们身后是一望无际的麦田。此时此刻,她们的注意力都被地下的麦穗吸引着,扎红色头巾的农妇正用左手快速地拾着,右手握着一大束麦穗的同时,还压着身前装着零散麦粒的口袋,看得出她已经小有收获;扎蓝色头巾的妇女已经被不断重复的弯腰动作累坏了,她显得疲惫不堪,将左手撑在腰后,来支撑身体的重量;戴黄色头巾的妇女,侧脸半弯着腰,手里捏着一束麦子,正仔细巡视那已经拾过一遍的麦地,看是否有漏掉的麦穗。农妇们就是如此往复地劳动着,为了全家的温饱,怀着对每粒粮食的感情,不辞辛苦地拾着麦穗。通过远处的收割场面,我们可以发现这田地并不属于这三个拾穗的妇女,远处那个骑马的人才是这田地的主人。
  在当时的法国乡村,一些贫困的妇女和儿童有到别人田里去拾穗的习俗,这是根据古希伯来人的法律而沿续下来的习俗。古希伯来人用宗教教义的形式将这些写进了经文:“你在农场收获时,不可拒绝拾穗者,应该让贫苦的孤儿寡妇去拾取落穗。主是你的神,他还会让你的田地获得丰收。”《拾穗者》呈现的就是这样一派平和而安详的秋收时的场景。
  米勒没有正面描绘她们的脸,也没有作丝毫的美化,她们就像现实中的农民一样默默地劳动着。在造型上,米勒用较明显的轮廓使形象坚实有力,很好地表现了农民特有的气质。画面的色彩沉着,加上丰富细腻的柔和调子,使作品在纯朴浑厚中,具有撼人的力量。罗曼?罗兰曾评论说:“米勒画中的三位农妇是法国的三女神。”
  1848年二月革命后,巴黎的沙龙开始不受官方检查制度的控制,米勒也常能把自己的作品送交那里展出。1857年,《拾穗者》在巴黎沙龙展出后,引起了资产阶级舆论界的广泛注意。一些评论家写文章说:画家在这里是蕴有政治意图的,画上的农民有抗议声。《费加罗报》上的一篇文章甚至耸人听闻地说:“这三个突出在阴霾的天空前的拾穗者后面,有民众暴动的刀枪和1793年的断头台。” 对有些评论家将《拾穗者》解释成政治作品,解释成对贫苦、对劳动的控诉,米勒感到十分反感,他说他从来没想过在绘画中控诉劳动,反叛劳动,他想表现的只是简单的劳动场面。
  米勒作《拾穗者》的那一年,家里穷得常常断炊。为饥寒所迫,他只能把心血凝就的杰作《拾穗者》求售于人。有一个人因为可怜他,花了七八个法郎买下了这幅画。然而米勒死后数十年,《拾穗者》开始被收藏家们追捧,纷纷出重金购买。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243.tmp.png


  
  话题还是回到摄影。什么样的摄影最令人动心。怎样拍出有价值,有分量的作品?
  假如你拿着照相机来到田间,你会拍出这样的画面来吗?很多人会喊道:抬起头来,往前看。
  不是故意造假,而是买椟还珠,不知道什么最为珍贵。




看续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在线
120630分钟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5 05:49: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热河土人 于 2015-12-28 05:28 编辑

  请看摄影前辈吴印咸的作品:

         
无EXIF信息


         
无EXIF信息

         著名画家,著名摄影家的创作道路与方向让我们初学摄影者学之不尽。


什么样的摄影最令人动心。怎样拍出有价值,有分量的作品?

今年承德摄影家网上优秀作品大量增加,我们选看几幅


               
无EXIF信息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244.tmp.png
题目  雾霾的早晨  作者 从头学起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245.tmp.png


            
无EXIF信息
题目  无题   作者 李斯特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246.tmp.png
               
无EXIF信息

题目  过去的时光  作者 追光逐影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247.tmp.png
            
无EXIF信息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248.tmp.png
题目    上学     作者  塞翁失足


            
无EXIF信息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249.tmp.png
题目 我的父老乡亲  作者 日月生辉


               
无EXIF信息


   题目  路途    作者  鹰子


         
无EXIF信息
题目 众里寻她   作者温泉  


           
无EXIF信息

    雾霾中    作者 鹰子


   拍身边的事件,拍身边的人物。记录真实的瞬间。
     老子说“无为而为”,应用在摄影上,不妨“不为摄影而摄影”。真心实意地与老百姓同呼吸,同思想,拍出的照片也许最生动,最感人,最有生命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在线
120630分钟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5 06:37: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热河土人 于 2015-12-25 08:10 编辑

名作欣赏


   
无EXIF信息


   




  


    当然,不是举起照相机就有作品。

    看似偶然,看似机遇,其实修炼非一日之功。修炼什么,功夫在摄影之外。有的人学摄影,只重视照相机,只注重技术,这些当然需要,但是不会有高度,到了一定时期,必然会遇到瓶颈阶段,踟蹰困惑,找不到升华的捷径。
  有名人说过这样的话:一个是思想的力量, 一个是利剑的力量,思想的力量往往战胜利剑的力量(古代刘邦与项羽就是例证)。一个人的思想走多远,他就有可能走多远。

     有的人批评我:杨帆老师讲课老是讲理念,理念,意境,意境。很少讲照相机。这话说对了。看书读懂照相机,我们自己应该能独立做到。课堂上用一年甚至两年的时间停留在照相机的技术上,太少慢差费了,我所不取!


   (风光摄影中的思想理念作用 ,会在另一篇文章中谈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在线
16030分钟
地板
发表于 2015-12-25 15:20:05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剖析深刻,用意深远,欣赏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在线
92550分钟
5
发表于 2015-12-25 17:28:58 | 只看该作者
寓意深刻、受益匪浅,学习老师佳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在线
134470分钟
6
发表于 2015-12-28 22:06:21 | 只看该作者
认真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在线
90分钟
7
发表于 2016-1-4 21:17:08 | 只看该作者

认真学习老师佳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关于承德摄影家网 网站章程 版主职责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 论坛版规

Archiver|小黑屋|

承德摄影家网 - 承德热河摄影家协会 ( 冀ICP备13006155号-2 )冀公网安备 13080202000445号  

GMT+8, 2024-5-7 03:01 , Processed in 0.053015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Design by 承德红璐科技

© 2014-2015 承德摄影家网. 站务联系:0314-5929858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