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84|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复制链接]
累计在线
120630分钟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 19:44:5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热河土人 于 2016-1-13 11:26 编辑

           
                                                                                                                                                                                          
无EXIF信息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承德摄影家网总版主2015年年终述评(4)


        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
      真正的摄影家应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邓小平同志说:“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江泽民同志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在人民的历史创造中进行艺术的创造,在人民的进步中造就艺术的进步”。胡锦涛同志强调:“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永远同人民在一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艺术之树才能常青” (习近平讲话摘录)

      2015年承德摄影家网出现了多部让我赞美,让我感动的好作品。原计划每周写一篇的总版主评析,最终以89篇迎来2016年元旦。写作超额,首先是因为好作品多,看了让人心动,就有话想说。

   


              
无EXIF信息
       快乐影人的《小院喜事》,甜甜蜜蜜,欢欢喜喜的农家院落表现了农村的新气象


      无法比较哪部作品第一第二,但是我首先要说的是习近平主席在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上的讲话,给我们的启示。习主席提到:“我在河北正定工作时结识的作家贾大山,是一位热爱人民的作家。他去世后,我写了一篇文章悼念他。他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忧国忧民情怀,“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做人民的孺子牛。这是唯一正确的道路,也是作家艺术家最大的幸福。“


      本文选择了在承德摄影家网发表的以三农为题材的几幅作品,看承德摄影人怎样表达“忧国忧民的情怀”。


请看:
   
           
无EXIF信息
           心灵舞动拍摄——秋


    一位佝偻着腰的老人,望着应该收获的玉米地,此刻他在想些什么?他准备做些什么? 那须发皆白的苍颜,看到画面第一眼,我便被吸引,眼睛睁大,心在颤动。农民一年的辛苦,到了收的时刻,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有过农村劳作体验的人,能够想象得出。一定草帽遮挡不了风雨,一件汗衫明显看得到汗湿的痕迹。耄耋的老人,不能坐享颐养之福,还要为春种秋收而辛劳。茫茫的玉米地,寄托着一位老人的温饱的希望。


   下图是日月生辉的摄影作品《聚精会神》(建议题目改为“父老乡亲”)
      
        
无EXIF信息

    这幅作品让我眼前一亮,心头一热。多么真实的农村,多么淳朴的农民!看着这幅作品,每位在农村生活过的读者,意像中会不由自主地充满了纯朴的农人,会引发诸多感怀。也许有对父亲及家人耕作土地的默默感恩,也许有对那些乡亲们的思念……作者用近景把几位典型性的农民,专注于前边的瞬间神情抓拍下来,是一种集体的特写构图,虽然人多,但是每一位都精微而细腻。塑造了一幅感情真挚、纯朴憨厚的乡亲画面,没有斑斓夺目的华丽色彩,也没有激越荡漾的宏大场景,但画面严谨朴实,体现了父老乡亲们外在质朴美和内在的高尚之美,生动感人,是对生活中劳动者的崇敬和赞誉。

   好的艺术作品,鲜明的影象总是能一下射入脑海,于是撞击到心灵的某个部位,久久不能释怀。
   
    熟悉的彭丽媛的《父老乡亲》的歌声隐约在耳边响起:
    我生在一个小山村
   
那里有我的父老乡亲
   
胡子里长满故事
   
憨笑中埋着乡音

塞翁失足在网上发表了一幅记录乡间路边人物的作品 ,题目《书包》。 (我建议把题目改为“要到城里去上学”)
    有的人一提摄影的记录性,就想到了新闻报道,就想到了简单,就想到了无趣。
    在承德市的平日里的摄影活动中、一些摄影大赛中,人们更看重的是摄影的艺术性。
    其实,很多摄影作品,既有记录性,又有艺术性。一幅作品是否生动,是否夺人眼目,是否感动人心,含金量是否高,决定性的因素是题材、是主题。

               
无EXIF信息


      这是一幅描绘一户农家送孩子远行到外面上学,路边等车的场面。      这幅作品,没有朝霞落日的辉煌,没有飞云走雾的虚幻,并不是瞬间动态的捕捉,也不是很难遇到的稀有题材。环境普通,人物普通,时间普通,但是,图片深深地吸引着我,这几天,我反复看了多遍。

   作者这样介绍画面的内容:要开学了,爷爷、奶奶、爸爸、妹妹还有小狗儿一起等班车,送姐姐去平泉上学。——拍摄于平泉某乡的一个自然村。

    画面上都有些什么呢?
    五个人物,一溜站在路边,几乎是等距离,没有交谈,都是默默地,除了妹妹大概是时间长了,累了,蹲下去,其他人姿态都显得呆板。一只小狗似乎显得灵活些,在走来走去,打破了僵硬的布局。
     除了五个人物,画面上有两件重要的元素:一个书包,一袋米——很重要的画面语言。
     画面上村级公路直线条横在人的面前,做为前景。身后是一大片玉米地,早晨的阳光从玉米地后照射过来,公路上留下人的影子。

      如果读者你在十几岁的年龄,有过离家远行的体验,回味一下初次告别父母是什么心情?将走向茫然不知远方的那种忐忑,那种不安,既有畏难,又迫于无奈,还有希冀、怀着向往,纠结复杂……
    而作为父母,对自己孩子的恋恋不舍,不放心,不忍心,却又不得不走出这一步,也是一种情感的纠结复杂。人生的幸福,改变命运的起步,也许就从这一时刻发生转折。这些情绪和思想,似乎我们都能在画面读出来。

    嘱咐的话语,可能说了一遍又一遍,到了即将分别的时刻,犹有千言万语,却都沉入心头,于是都孤立着,把离别之苦吞咽在肚里。
   道是无声胜有声。
   

                                                                                            2016.1.11



未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在线
120630分钟
23
 楼主| 发表于 2016-1-23 22:00:55 | 只看该作者
陪你去听风 发表于 2016-1-13 23:08
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回归与生活,那才是艺术的升华。总版主的文章值得学习。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在线
8630分钟
22
 楼主| 发表于 2016-1-23 22:00:39 | 只看该作者
狼眼 发表于 2016-1-13 10:25
人民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丰富的生活创作的根基!
谢谢老师解析,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在线
120390分钟
21
发表于 2016-1-19 17:16:18 | 只看该作者
好记实,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在线
28280分钟
20
发表于 2016-1-18 12:00:44 | 只看该作者
努力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在线
51770分钟
19
发表于 2016-1-17 06:25:13 | 只看该作者
一定努力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在线
20670分钟
18
发表于 2016-1-16 17:16:05 | 只看该作者
欣赏老师佳作!认真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在线
30860分钟
17
发表于 2016-1-14 11:37: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夏日雨荷 于 2016-1-14 11:38 编辑
热河土人 发表于 2016-1-14 02:59
午夜1点还没睡?我已起床了。

看完了老师的作品才睡的,老师您辛苦了,千万注意身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在线
120630分钟
16
发表于 2016-1-14 11:02:21 | 只看该作者
为总版主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在线
120630分钟
15
 楼主| 发表于 2016-1-14 02:59:51 | 只看该作者

午夜1点还没睡?我已起床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关于承德摄影家网 网站章程 版主职责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 论坛版规

Archiver|小黑屋|

承德摄影家网 - 承德热河摄影家协会 ( 冀ICP备13006155号-2 )冀公网安备 13080202000445号  

GMT+8, 2024-5-13 09:04 , Processed in 0.052508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Design by 承德红璐科技

© 2014-2015 承德摄影家网. 站务联系:0314-5929858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