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摄影家网 - 承德热河摄影家协会

标题: 春节寻门 [打印本页]

作者: 热河土人    时间: 2016-2-27 18:48
标题: 春节寻门
本帖最后由 热河土人 于 2016-2-27 19:33 编辑

                           
      
                     
                      门



    《玉篇》称“人之所出入也”为门,《博雅》则说:“门,守也。”


。《韩非子·五蠹》描述:“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大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有巢氏。”大概自人类从树上爬下来,自有巢氏在地上架木造屋栖身以后,便有了门。

  《诗经·陈风》“衡门之下,可以栖迟”,这是一种十分简陋的门。
  《易经·系辞》说:“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或言为避禽兽,或言以待风雨。

         从造型艺术,美术与摄影的角度,审美的角度,审视各种各样的门,是一件既有趣,又有知识的事情。
         农村农户的门,是与于土地、山林、同呼吸的门;是与鸡鸭牛羊每日厮磨的门;是与天地气息相应和的门;是无人长开自由自在的门;是简易、简朴无须雕饰的门。

        每次下农村,我都留意那些带有时代特点,刻有历史符号,映现政治、经济特征的门。那些古朴、陈旧、简陋,却饱含着农村、农民生活气息的门,洋溢着自然的、田园的气息,飞扬着音乐的音符,诗的韵律,让我亲切、亲近!

     尤其是春节一到,“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新鲜,红火,一片吉祥喜气。


      




               

                  

               

               
  
        看着这样的门,你会想到“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的野趣;你会想到杜甫颠仆流离时期的诗句“柴门鸟雀噪……”荒凉;你会想到陆游“拄杖无时夜叩门”的闲情、友情。会想到崔护寻春“人面桃花相映红”的艳遇;还会想到杜甫的“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那一派初春的美丽风光;想到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泊、安逸。

    诗是情感的产物,摄影也是有情感的产物。这些摄影无须参展,无须评奖,它们激荡我内心愉悦的涟漪,带给我审美的快乐,还有一个时期的记忆——这就足够了!
.

     愿所有的人家 出门见喜,入门平安!

                                 

                                                                         杨帆

post_newreply







收藏0 支持0 反对0


作者: 热河土人    时间: 2016-2-27 19:26


                 



作者: 热河土人    时间: 2016-2-28 03:39
本帖最后由 热河土人 于 2016-2-28 03:43 编辑

.


           






作者: 热河闲画    时间: 2016-3-1 18:25
喜庆柴门...




欢迎光临 承德摄影家网 - 承德热河摄影家协会 (http://www.99sy.co/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