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热河土人 于 2018-11-4 07:06 编辑 
 2018 土人说片——7
 动静结合的画面之美
 
 欣赏摄影作品,首先注意到的是画面元素,然后是元素的结构,光影,色彩,主题等。
 临水观景是常见的题材。我们经常见到山庄湖畔游人远望,或者摄影人活动的背景作品。这里向大家推荐作者洁癖李的一幅作品。此作发表于手机上老年摄影协会微信群,发表时没有题目。
 
 
 
   
   
     这一幅有何特别?     生动!.明显是瞬间抓拍,没有摆的痕迹。人物2+1的模式出于自然。身体形态处于动作之中,很活泼。每个人的姿态不同,动感十足,灵活生动。      构图的一个艺术原则是平衡,此图既有平衡,又打破平衡。树木、人、岩石布局全在无心无意中,自然而不做作。树干居中通常是种忌讳,但由于人和石头的配合,其稳定作用反而觉得很好。    右侧来的光线恰到好处不过不欠,增加了立体感,让色彩更显明。    视线往前延展,秋水上飘着落叶。静中有动。     看图, 杜甫的诗句油然心中涌出:     无边落木飘飘下。     还可能引动读者“逝者如斯夫”的感慨。     画面语素丰富的摄影作品,耐人琢磨。     这是一幅成功表现人物背影的摄影作品。其成功之处就是有动有静,动静结合。 
 同一地点的另一幅作品,相形见绌。画面构图没问题,差在无动找动,人物伸手前指的动作,落入俗套,明显有摆的痕迹。如果两个人默默地沉思,虽是静态,却有味道。
 
 
 
   
 
 
      动静结合,由此画面联想到一些诗歌名句: 
   杜甫的《绝句》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李白的《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王维的《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韦应物的《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些诗句,对于同样是运用形象思维的摄影,有着非常好的借鉴期待作用。 
     文学作品鉴赏的基本原理之一,是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内容起着主导的、决定的作用。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 看我们的一些湖边人物摄影,往往把内容与形式割裂开来,环境选择,人物神态,动作姿态停留在纪念照的高度,忽略了生活的客观性,丰富性,趣味性,艺术性。 
 
 
 
                            2018.11.4 清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