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42|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总版主评析—2016—1—元旦献礼篇 --雪乡情浓.

[复制链接]
累计在线
121020分钟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 15:14:4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热河土人 于 2016-1-3 07:14 编辑

总版主评析——2016——1

         雪乡情浓说不尽

           ——元旦献礼篇

    承德摄影家网第一版块群集中了最常见的拍摄种类,在第一版块群里,又把风光摄影安放在前边。说明风光摄影在承德摄影人群体中最受欢迎。

    2016年,版主评析也已一幅风光摄影作品做为开篇。
   
    这是从头学起刚从坝上采风归来,奉献给读者的第一幅作品。


                  
无EXIF信息


    冬天的茫茫雪原,白黑灰是主体颜色,摄影人反反复复地你方拍罢我登场,今年归去明年来,大多是在黑白点线面的配置上,阳光映照的色彩上着眼。静中有动,少不了羊马群。有了鲜活的生命,画面语言就变得丰富,可读性增加了故事,增加了情节。

    我喜欢这幅作品,有以上所说的因素,更因为这个画面并不常见。作者对背景的虚实处理很妙,目的是为了突出主体。从画面左下角进入的主体,位置适当,体量虽然不大,但是新鲜、生动,一辆马车。一只小狗,让这冷寂的雪乡雪原一下子有了生机,仿佛天气也不再寒冷,仿佛我们听见了车铃声,马蹄声,小狗的呼唤声,还有车老板哼唱着的山乡小调。多么美的雪原,多么浓的乡情!

     关于风光摄影,摄影人普遍都注意到了留白,通过空间来表现意境。初学者需要注意的一个现象:把人与景分离开来,有景无情。

    在中国人的审美传统中,人物一直是山水画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山水画里,峰峦、林木、云水等自然景观是画面的主体,占据了大部分画面比重。而点景人物往往只是穿插点缀其间,形体很小,但是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小的人物往往成为画面的关注点和重点所在,它涵盖了作者的感情、寄托、现实生活状况和社会需求等多方面的因素。从美学的意义上看,点景人物的效应是多方面的。它既有助于自然美的形象的充分刻画,有助于山水构图美的位置经营,又有助于展示自然领域里人的主题,有助于表现人和自然的融洽关系。使画面更富于意境的空灵。
    从头学起的风光摄影大都做到了情景交融。让风景成为烘托画面情绪和人物的内心世界的呈现。也许有人说,那不过是偶然间巧遇。但是,假如心中没有这个理念,巧遇会视而不见。从网上看到,冒着严寒到坝上去拍摄的片子,有的不是艺术创作,还停留在照相的高度上,功亏一篑,特别令人惋惜!

      摄影创作反映的是摄影师对生活的理解和情绪,有对大自然的共鸣,也有对社会的赞美或谴责,让读者感受到仿佛在风景的背景下上演一出活生生的反映社会生活状况与情感思维状态的戏剧。所以说,有经验的摄影人在取景构图时,会尽量营造舞台感,使得画面有一种戏剧化的倾向,有讲述功能,这样的作品才能耐人寻味,精致耐看。




                                    2016年元月元日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在线
202520分钟
沙发
发表于 2016-1-1 17:05:24 | 只看该作者
好教材,认真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在线
65560分钟
板凳
发表于 2016-1-1 18:14:23 | 只看该作者
好片,好文章,谢谢老师的评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在线
67070分钟
地板
发表于 2016-1-2 00:06:03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在线
19390分钟
5
发表于 2016-1-2 06:21:11 | 只看该作者
拍的漂亮,评析精彩,欣赏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在线
7350分钟
6
发表于 2016-1-2 08:03:47 | 只看该作者
好教材,认真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在线
40170分钟
7
发表于 2016-1-2 08:14:04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杨校长精彩的评析。祝您新春快乐万事如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在线
47300分钟
8
发表于 2016-1-2 09:34:3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祝校长新年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在线
57880分钟
9
发表于 2016-1-3 04:47:33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祝老师新年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在线
86170分钟
10
发表于 2016-1-3 15:45:27 | 只看该作者
好教材,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认真拜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关于承德摄影家网 网站章程 版主职责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 论坛版规

Archiver|小黑屋|

承德摄影家网 - 承德热河摄影家协会 ( 冀ICP备13006155号-2 )冀公网安备 13080202000445号  

GMT+8, 2025-10-15 18:05 , Processed in 0.05050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Design by 承德红璐科技

© 2014-2015 承德摄影家网. 站务联系:0314-5929858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