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河土人 发表于 2016-11-1 17:10 谢谢总版主杨老师的关注和指点,受益多多,深受启发,谢谢杨老师 |
本帖最后由 热河土人 于 2016-11-1 17:31 编辑 另外,“圆亭子”是承德当地老百姓对普乐寺的口语称呼。 落到纸面上,文字的东西要求准确。这不是亭子,还是以“普乐寺”为准。 多说两句: 称普陀宗乘寺为大红台,也是不准确的。大红台是此庙中的主体建筑,但并不是整体建筑。 把避暑山庄里的金山岛,或者上帝阁叫作“金山亭”也是错误的。 摄影作品对外宣传需要正名。 |
本帖最后由 热河土人 于 2016-11-1 17:15 编辑 赞赏互动讨论,有利于共同提高。我也说一点意见: 剪裁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结构的合理。 这样剪裁后,变得残缺不全,还不如原片。 此作的关键还不在剪裁与否,我觉得曝光有问题,色彩不正,噪点明显。 看拍摄的数据: 型号 : Canon EOS-1D X 产商 : Canon 软件 : Adobe Photoshop CC 2015 (Windows) 光圈 : F9 快门 : 1/100 秒 感光度 : 200 焦距 : 312 mm 对焦距离 : - 拍摄时间 : 2016:10:28 07:26:37 GPS信息 : - 不知是否用了三脚架? 光圈,快门,感光度似都可调整。 如果剪裁,看这样如何: ![]() 无EXIF信息
成对角线构图。 减少左方过大的天空,让画面显得紧凑,有呼应感。 |
梁大师说的有道理,天空部分没什么精彩内容,可以裁去一半。 |
右方裁多了,左方裁少了,天空适当裁些。不必非得正方,横向可长些。右下山头与亭子呈对角线构图,遥相呼应,画面不呆板且有纵深感;主体与趣味点尽量靠近黄金分割点,主要景物四周要留适当空间,否则太堵。班门弄斧,勿怪。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