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摄影家网 - 承德热河摄影家协会

标题: 评析—15-—22 —为农民写照的佳作 [打印本页]

作者: 热河土人    时间: 2015-3-30 02:56
标题: 评析—15-—22 —为农民写照的佳作
  总版主评析——2015-——22


   文外之文:
         美国作家福克纳的作品很少脱离家乡的土地,他只在属于自己的那块土地上深入耕作。在他的家乡,有一个叫约克纳帕塔法的小镇。因长篇小说《喧哗与骚动》名闻天下,被世人称为“把邮票大的家乡推向世界的作家”,后来开了美国诺贝尔奖之先河。    ——作家田林


                为 农 民 写 照 的  佳 作
     ——欣赏嘻嘻哈哈和心偏地远的两组作品


      文艺战线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尽管在不同时期,文艺舞台的热点、冷点有不同特点,但始终离不开这样的中心——表现什么?怎么表现?
      七十多年前,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习近平第二次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无不阐述了这个核心的大问题。
      民间文艺工作者赵本山的热与冷的起落变化,也是基于这样的因由。
      摄影是文艺的一种形式,但是大多数摄影人属于业余爱好,自娱自乐,带有休闲游戏的性质,所以很多人不太关心这种带有一定政治色彩的问题。
      做为有担当的社会人,有责任的摄影人,不管是专业,还是业余,都不能仅仅是流连于风花雪月,朝晖夕阴。振兴中华的中国梦,常常让我们精神振奋,让我们力量顿生。这样的精神和力量也应该表现在摄影这种艺术形式上。
      在我们的网站,经常看到表现工农兵,变现火热的生活,表现人们精神面貌的好作品,其中不乏涉及“三农”方面的作品。

      近日,有嘻嘻哈哈和心偏地远两人关于农村题材的组照,让我特别喜欢。





            

            

           
  留守老人  作者 心偏地远

              
留守儿童  作者 心偏地远


               


              
    做豆腐   作者 嘻嘻哈哈


      喜欢这两组作品,因其记录性与艺术性结合融汇得自然、生动。
      首先是为作者的创作动机,立足于真、善,把现实中的农村、农民生活的真实一面展示给读者。
      其次,艺术性的表达不露痕迹,不做作,让人感到真实、可信。每一幅构图都很妥当,画面中的元素选取、布局恰到好处。其中的细节表现很生动,比如扶犁人的身躯,那一瞬间的扭胯,显示了耕地的卖力。那腾起的烟土,形象的说明了动感过程。做豆腐图中洒落锅台外边的豆浆,凑热闹的鸡狗,增强了画面的情趣。

搓玉米的农妇一图,主体与背景的安排,光线的利用都很好,那溅起的玉米粒,瞬间的把握见功夫。
      心偏地远的作品是关于农村留守的大课题,作者的选材具有典型性,画面语言很好的揭示了许多农村缺少青壮年的现实状况。拄杖的老人在远望,孤寂之情跃然眼前,背后的旧房子,作伴的小狗都增添几分凄凉。作者的拍摄视角选取得也好。只是色调不够理想。



                                                            2015.3.30 凌晨












作者: 范瑞明    时间: 2015-3-30 04:33
老师的阐述非常好,作为摄影人就要有责任感、有担当。

作者: 侠客行    时间: 2015-3-30 06:35
杨老师讲解的非常好,作为摄影人就要有责任感、有担当,认真学习!

作者: 自由飞翔    时间: 2015-3-30 15:03



老师讲的非常好,这两组片子拍的也很好,非常有生活气息,应该关注底层的劳动者,把他们的生活展现出来,是对他们的一种态度。谢谢老师良苦用心。

作者: 热河土人    时间: 2015-3-30 18:01

  感谢以上各位支持。

作者: 嘻嘻哈哈    时间: 2015-3-30 18:59
感谢杨校长对作品的肯定和理解。现实中的农村还有很多原始的生活气息和传统。我们这一代城里人如没有去贫困山区的经历。是想象不到那里的生活艰辛。可他们没有怨言,生活的也很快乐和幸福。这就是我们的农民兄弟。

作者: 心远地偏    时间: 2015-12-2 16:35
感谢老师的点评鼓励,我会继续。
作者: 追求    时间: 2015-12-2 21:14
欣赏佳作。
作者: 热河土人    时间: 2015-12-3 07:33
春天作品寒冬看,
更有所得三两言。




欢迎光临 承德摄影家网 - 承德热河摄影家协会 (http://www.99sy.co/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