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摄影家网 - 承德热河摄影家协会
标题: 抗战时期集体赴难 的中国空军英雄 [打印本页]
作者: 金刚 时间: 2019-5-14 19:48
标题: 抗战时期集体赴难 的中国空军英雄
丘吉尔曾说:
在人类争战的历史中,
从来没有这么多人对这么少人,
亏欠这么深的恩情!
73年过去了,
我们不能忘却,
那1700个集体赴死的年轻人!
[attach]393418[/attach]
他们含着金勺出生、出身名门望族,
有的是归国华侨,
有的刚考上清华,
一个个英武潇洒,前途无量!
他们中,有林徽因的三弟林恒,
有中国“兵工之父”俞大维的儿子、
还有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的幼子……
[attach]393419[/attach]
他们是真正的天之骄子,
本拥有无数人艳羡的一切,
为了抗击日本侵略者
却自愿成为了人肉炮弹——
他们是中国第一代战斗机飞行员!
一直到抗战结束,
一共有1700人冲上天空!
谁能想到,这些还是孩子的鲜活面孔,
在抗战的8年时间里,
一个一个变成墓碑上冰冷的名字,
而他们殉国时的平均年龄
才只有23岁……
[attach]393420[/attach]
73年了,他们耀眼的青春、
他们无处安放的炙热爱情,
和那一段属于他们的
“誓死报国不生还”的历史,
小编今天一定要讲,
也请您,一定要听!
NO.1
每天训练自己
“必死”的决心
[attach]393421[/attach]
位于杭州笕桥的中央航空学校校门
1932年,9.18事变仅4个月后,
相当于日本国土3.5倍的东三省全部沦陷,
中日全面战争随时可能爆发,
这一年,国民政府在杭州笕桥成立了
培育中国第一代飞行军官!
中央航空学校!
相信全世界再没有
第二所学校会以这样的文字作为校训:
“我们的身体、飞机和炸弹,
当与敌人兵舰阵地
同归于尽!”
这是在日本侵略者步步逼近的时候,
整个中华民族发出的吼声!
[attach]393422[/attach]
中央航空学校刻在石碑上校训!
1933年,杭州上空
经常传来轰隆的飞机声。
这些誓要收复国土、
斩断自己一切前程的年轻人们,
除了练习飞行与战斗技巧,
每天都在练习的
还有自己“必死”的决心!
四年磨练,一朝冲天!
他们的第一次亮相,
是1936年10月31日!
[attach]393423[/attach]
那一天,
南京的飞机场一时间涌进20万观众!
中国的第一批空军飞行员
要在这里进行第一次
公开飞行演练。
六岁的小女孩高友良,
挤在人群中,
她看着爸爸高志航开着领头的战机,
不断变换着队形,
威风地飞过南京上空!
她并不知道,在后来的一次次血战中,
爸爸高志航就像
一颗闪耀的彗星照亮天空!
[attach]393424[/attach]
年幼的高友良理解不了父亲的职业,
只清楚地记得,
她儿时与父亲的秘密:
爸爸每次飞过自己家的屋顶,
都会“表演”特技,
他机头压低,然后再抬起机头,
呜一下,又飞上去……
其实,飞过她家上空的,
不止父亲高志航,
还包括刘粹刚、陈怀民等
一大批由高志航训练出来的
新生代飞行员。
日本密探对他们的评价是,
中国空军的驾驶技术,
意外地优秀,不容小觑!
[attach]393425[/attach]
彼时,中国航空基本依赖美国,
空军所用的霍克三双翼飞机
不仅速度上远不如日本,
数量仅只有不到300架,
打下一架就少一架!
而日本投入的飞机多达2000多架,
还源源不断地再生产投入战场上。
敌我差距极其悬殊,
留给这些年轻人的选择不多:
要么亡国,要么玩命!
NO.2
他们的每一次起飞
都可能是永别
1937年7月7日,
卢沟桥事变,
8月13日,日军以重兵向上海发动进攻。
14日,驻防河南的第四驱逐机大队
被紧急调往杭州笕桥,
未及加油,即遭日机空袭。
大队长高志航在飞机余油不多、
气象条件恶劣的情况下,
毅然率领所属3个中队
27架飞机紧急升空抗击。
[attach]393426[/attach]
笕桥空战是中日首次对决,
日本人企图将中国空军一举瓦解。
高志航驾驶战机
首先击落了一架敌机,
这是中国飞行员击落的第一架
日军飞机!
[attach]393427[/attach]
空战笕桥
整整30分钟激烈战斗,
中国空军击落日机3架、击伤1架,
中国空军无一损伤。
而胜利的喜悦总是太过短暂,
自8.14笕桥空战开始,
刚刚才翱翔于蓝天的年轻人,
开始折翼、陨落……
8月14日,张锡祜驾驶飞机
在抗击日寇的途中,
失事殉国,时年25岁!
[attach]393428[/attach]
张锡祜与未婚妻
在他牺牲的十二天前,
他在给父亲张伯苓的信中写道:
阵中无勇非孝也!
得知儿子死讯后
这位南开大学校长压住失子之痛,说:
我本人出身水师,今老矣,
每以不能杀敌报国为恨,
而今吾儿为国捐躯可无遗憾了!
[attach]393429[/attach]
3天后的8月17日,
闫海文,这个从东北来的,
曾在航校校史上创下打地靶满分记录的
21岁帅气小伙子,
在完成轰炸任务返航时,
座机被敌高射炮击中。
跳伞时,因风向变化落入日军阵地。
[attach]393430[/attach]
当日本人将他团团包围时,
他宁死不肯投降,
立即以随身手枪反击,
击毙日军5人,击伤数人,
他大喊着“中国无被俘空军!”
用最后一颗子弹自戕殉国,
年仅21岁。
闫海文牺牲仅2天后,
25岁的沈崇诲选择与战友
几乎同样的壮烈
以身殉国……
[attach]393431[/attach]
8月19日,沈崇诲返航时发现大批敌舰,
此时,他的飞机出现故障已难以返回基地,
只有紧急降落或是跳伞逃生,
沈崇诲不愿苟且偷生,决定奋力一搏,
他从两千米高空极速冲下,
与日本军舰同归于尽,
年仅25岁。
[attach]393432[/attach]
沈崇诲就是电影《无问西东》中
王力宏饰演角色的原型!
他的父亲是当时的大法官、
法学家沈家彝。
只有25岁啊,
这个刚刚从清华毕业的高材生,
为了国家和民族命运,
把自己当做最后一颗炮弹,
在爆炸声中跟敌人同归于尽。
[attach]393433[/attach]
在清华大学时的沈崇诲
仅仅几天时间,
这些英俊的面孔,
这些年轻的生命,
一个接一个从蓝天陨落……
不知道他们是否还记得,
在毕业典礼那天,
张锡祜的父亲张伯苓作为家长
应邀致辞时说的那番话:
岳飞的母亲以“精忠报国”四字刺之背上,
我们做家长的也应该以此四字
刺诸诸生之心,
如将来为国御侮万一失败,
简直就不必再回到家去!
[attach]393434[/attach]
这些有爹也有妈的孩子们,
没有回家,
也再不可能回家……
3个月后,1937年11月21日,
年轻飞行员们的“总教头”高志航
在机场遭遇敌机突袭,
他跨进座舱准备起飞迎战,
但座机发动不了,
战友们劝他暂时避一避。
他说:“身为中国空军,
怎么能让敌人的飞机飞在头上?”
[attach]393435[/attach]
高志航与妻子和女儿合影
就在他第3次试图开机之时,
密集的炸弹从空中投下,
高志航再也没能飞上蓝天,
他连同14架飞机消失在一片火海中。
殉国时的高志航,
双手还紧紧握着飞机的操纵杆!
这位赫赫有名的中国空军总教头,
这位精通三国语言、被世界公认的
中国空军最有价值的王牌飞行员、指挥员,
牺牲时才刚刚满30岁……
[attach]393436[/attach]
抗战时期空军四大金刚:乐以琴 刘粹刚 高志航 李桂丹 (从左至右)
高志航牺牲了,
被誉为中国空军“四大金刚”的
刘粹刚、乐以琴、李桂丹
全部阵亡……
开战不到半年,
中国空军击落近百架敌机,
但也损失了将近
100名第一代飞行员!
他们,比谁都接近死亡,
如果死神来敲门,
他们没有任何闪躲的余地!
因为这是一条
要么与天空和平相处,
要么将天空作为墓园的
不归路……
NO.3
飞行员的爱与情
热烈而疯狂
如果不是因为战争,
这群20来岁、有学识,
也十分英俊的年轻人,
正是憧憬和邂逅爱情的年纪!
对飞行员来说,
死亡来得时候也是一瞬间,
爱情来得时候,也是一瞬间……
[attach]393437[/attach]
刘粹刚,东北人,
中央航校二期驱逐科学生,
日后成长为空军“四大金刚”之一!
在中央航校学习的时间里,
他对18岁的许希麟一见钟情
一封封情书不停地飞向许希麟家!
[attach]393438[/attach]
希麟女士:初遇城站,获睹芳姿,娟秀温雅,令人堪慕,车至笕桥,匆促而别,然未识谁家闺秀,如是风姿,意不复见耿耿此心,望断双眸……而盈盈倩影,直裾余之脑蒂,挥之不能去……
飞行员的情书直白、热情,
他们的爱情更是炙热、疯狂!
有一次,刘粹刚突然驾驶飞机
低空盘旋在希麟家的上空。
还做出特技给她看!
[attach]393439[/attach]
那年许希麟18岁,
她拒绝过无数男士的求爱,
却爱上了刘粹刚这个
背负着高度风险使命的飞行员,
一名随时可能为国捐躯的军人!
许希麟父亲也很喜欢这位,
被称为“空中赵子龙”的年轻人,
可他担心飞行员的职业太危险,
许希麟听罢笑了,
拿筷子在父亲的酒杯里蘸了酒,
写下一行字: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attach]393440[/attach]
1936年,21岁的许希麟成为刘粹刚的妻子!
从此,他在空中和敌人拼命,
她高高地站在阳台上
祈求丈夫平安归来……
在一次空战中,
刘粹刚在最后的关头
以高超的技巧逆转取胜,
刘粹刚回家后把妻子拥入怀中,
温柔地问她:你都听说了?
许希麟迎着丈夫
灼灼的目光轻轻地回答:
不!我全看到了!
你在天上拼命,
如果让我躲进防空洞,
这是对我们两个命运最大的讽刺!
而这样一份浪漫的爱情,
在战争年代,
结局却惨烈得让人心痛不已……
1937年10月,在一次执行战斗任务途中,
由于对航线不熟、夜色漆黑,
在山西高平,刘粹刚的飞机撞毁于魁星楼,
他当场死亡,年仅24岁……
[attach]393441[/attach]
[attach]393442[/attach]
刘粹刚牺牲两周前,写给妻子的信:假如我是以身殉国,那是我尽了我的天职,您时时刻刻要用您最聪慧的脑子,不要愚笨,不要因为我而牺牲一切……我最亲爱的麟……
旧日的兴奋、浪漫与欢愉,
都变成了悲壮的回忆!
许希麟在写给丈夫最后的信中说:
刚,在你固是求仁得仁,
已尽了军人天职。
可是我,正日月茫茫,
又不知若何度此年华。
粹刚,如今你已尽了最后的心力,
我决心继你遗志,
先从基本教育着手,
拿你英武不屈的精神,
灌输于未来的青年。
[attach]393443[/attach]
1937年,许希麟在昆明创办粹刚小学。
当时,这所小学几乎完全
是为了收容空军子弟,
她把自己所有的心血,
都用来教育和照顾空军子弟。
许希麟,这位坚强的
“空战英豪”的妻子,
在丈夫牺牲后,
把自己的一生献给教育事业,
而另一位飞行员陈怀民的妹妹陈难,
却用一封写给日军妻子的信
用超越国家和民族的大爱,
感动了全世界!
[attach]393444[/attach]
1938年4月29日这天,
日军出动54架飞机空袭武汉,
空战刚开始5分钟,
陈怀民就将一架日机击落!
[attach]393445[/attach]
▲这是著名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在空战时拍摄的武汉街头的照片
陈怀民成了众矢之的,
5架敌机集中火力朝他猛射,
敌人的子弹射中了他的胸部。[%2
欢迎光临 承德摄影家网 - 承德热河摄影家协会 (http://www.99sy.co/bb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