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摄影家网 - 承德热河摄影家协会

标题: 百年前的天津卫 [打印本页]

作者: 金刚    时间: 2019-2-18 14:43
标题: 百年前的天津卫

图为天津大红桥周边景象。图中的这座桥是铁桥,之前这里的桥为木制桥,在1888年(清光绪十四年)改成了铁桥。大家看这桥的形状是不是很像彩虹啊,在当时这座桥也被称“虹桥”。该桥的坡度很大,在桥的两头看不到对面的人。不过这铁桥在1924年被洪水冲垮了,如今的大红桥是后建的,天津市红桥区的名字就由来于这座桥。



图为远眺大沽口炮台。大沽口即白河口,这里是天津和北京的门户,为重要的军事要塞。当时清朝在河的南、北两岸修筑了威、镇、海、门、高5座大炮台和20多座小炮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军在此三次抗击英法联军的侵略。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天津,第四次攻击大沽口,大沽口炮台再次沦陷。


图为1900年天津南门的一段城墙。城墙已经破损严重了,这是当时八国联军入侵天津炮火所毁。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天津,占领天津后成立都统衙门。都统衙门下令拆除天津的城墙,并不许再修建。保卫了天津城400多年的城墙就在1900年都被拆除了,天津成为中国第一座失去城墙的城市。

图为海光寺和机器制造局西局,右边的亭子是海光寺大钟。海光寺始建于1705年(清康熙四十四年),在当时也是天津的名刹。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在1858年(清咸丰八年),清朝在英国、法国、俄国、美国的胁迫下在海光寺正殿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天津条约》。1860年英法联军再次攻占天津,他们占据了海光寺,在这里扎营,直到1861年才撤出。在1867年9月,清朝在海光寺动工兴建西局(亦称南局)。


图为在三岔河口的摆渡船。三岔河口是子牙河、南运河、北运河三河交汇处,位置大概在今天的天津市狮子林桥附近。天津最早的居民点、最早的水旱码头、最早的商品集散地都曾在这里,这里有天津摇篮的美称。



图为天津金华桥。这里之前是一座浮桥,1888年(清光绪十四年)在李鸿章的主持下改建铁桥。这是天津第一座悬臂式可开启式的西式铁浮桥,当地人俗称老铁桥。金华桥名字的由来是早年间,金华桥上游西南岸曾有一个名为金华园的地方。


图为天津仁慈堂教堂外观。这里是1870年(清同治九年),著名的天津教案的爆发地之一。原建筑在2010年已经被彻底拆毁了,现在天津市的仁慈堂是仿原仁慈堂的建筑外形在原址附近后来修建的。


图为天津天后宫百谷朝宗牌坊。天后宫,原名天妃宫,天津人俗称娘娘庙,这里是世界三大妈祖庙之一。天后宫始建于元朝泰定三年(1326年),比天津设卫建城还早78年,所以有“先有天后宫,后有天津城”一说。


图为清末天津老龙头火车站。老龙头火车站始建于1888年(清光绪十四年),在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车站移址至海河畔“老龙头”处,因此得名老龙头火车站,该车站在当时有亚洲第一站之称。



作者: 我爱红玫瑰    时间: 2019-2-18 20:25
欣赏金刚兄老照片。元宵节快乐。




欢迎光临 承德摄影家网 - 承德热河摄影家协会 (http://www.99sy.co/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