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摄影家网 - 承德热河摄影家协会

标题: 北大荒的老知青 [打印本页]

作者: 金刚    时间: 2018-6-7 19:54
标题: 北大荒的老知青


四十多年前,有50万知识青年从全国各地来到北大荒,他们历时十余年时间,把血汗留在了这片黑土地上,把火热的青春留在了这片黑土地上。


是知识青年用心血和青春的浇灌,才使今日千里大平原成为万顷稻花香,举世闻名的北大仓。图为:水稻地里插秧


知青们的大豆喜获丰收。


建团初期,装运设施机械化程度差,许多外运物资和粮食装卸都是靠人拉肩扛,扛麻袋是当时最常见的劳动场面。年轻的真是怕扛包,不扛也不行,每个人都干,大冬天零下三十几度,扛完麻包后,全身是汉,棉裤棉袄都湿了,汉一消棉衣又是汉水冰凉。


那时候粮食上囤根本没有任何起重、装卸及输送带等设备,全凭人背肩扛。踏着十多米长的三级跳板颤颤巍巍的要向囤顶冲刺,粮食撤进囤里的那个霎间,艰辛与快感共存。


当时一个麻袋装满小麦是160斤,装满大豆是180斤。秋收的时候,知青们就往返于4米多高粮囤,时间最长时每天要工作12小时,平均每人要扛10多吨。背背、肩扛、装粮、上跳、入囤,一气呵成,这其中不乏一些女知青的身影。就是有了他们艰苦的付出,才有如今的北大荒,他们就是北大荒的铁脊梁,是他们铸就北大荒的辉煌。


这在现在年轻人看来,是不可想象的。照片来源自元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六师五十七团知青崔雅丽。








欢迎光临 承德摄影家网 - 承德热河摄影家协会 (http://www.99sy.co/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